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
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重点实验室 > 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

一、基本情况

1. 实验室名称: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

2. 实验室建设单位:东北农业大学

3. 实验室建设地点: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

4. 实验室开始建设时间:2013

5. 实验室建设规模:总投资783万,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653万,地方配套资金130万。

二、组织机构

实验室主任:张忠学

实验室副主任:魏永霞

实验室秘书:刘继龙

实验室管理员:李天霄

三、研究方向

1)农业水资源演化机理与优化调控(负责人:付强)

研究变化环境下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方法;农业水旱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报预警技术;不同覆盖耕作模式保墒固土机理及墒情预报系统;灌区输配水系统复杂性及其调控技术;冻土水文学物理参数监测新技术;冻融条件下水分迁移规律及其对土壤墒情的影响;积雪覆盖对冻土水文过程的影响。

2)农田水环境演变规律与生态环境效应(负责人:刘东)

研究农业污染物在农田水土环境中的复合效应与界面转化机制;农业水生态系统安全的风险评价方法与生态补偿机制;农田持久性有毒物质来源、迁移转化、环境归趋行为;农田水环境物理化学修复与生物修复技术。

3)北方灌区输配水工程稳定性与可靠性(负责人:汪恩良)

研究灌区输配水工程冻害破坏机理;灌区水工结构冻融受力特征;灌区输配水工程防冻新材料研发;灌区输配水工程冻害防治新技术。

4)坡耕地生产能力的调控机制及应用模式(负责人:魏永霞)

研究生物炭对坡耕地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;坡耕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营养元素迁移的数值模拟;坡耕地主要粮食作物节水增产与水土保持的生物炭应用模式。

5)作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及其应用效应(负责人:张忠学)

研究提高灌溉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技术方案;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补偿效应;灌溉、施肥和秸秆还田管理方式;集成高效灌溉设施水肥联合运用的多功能施用调控技术;高产高效型水肥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模式。

三、仪器设备

实验室拥有流动分析仪、气相色谱仪、液相色谱仪、同位素质谱仪、多气体分析仪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、超高速冷冻离心机、植物光合测定仪、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、土壤呼吸观测系统、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、人工气候室、总有机碳分析仪、剖面土壤水分测量仪、植物冠层分析系统、水势测量系统、植物气孔计、根系分析系统、农田水环境检测系统等。

IMG_256

超速冷冻离心机

IMG_256

气相色谱仪

IMG_256 IMG_256

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测量系统

IMG_256

总有机碳分析仪

四、发展情况

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1名,其中教授12名,副教授21名,40名具有博士学位,博士生导师5名,硕士生导师17名。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名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,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,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首席专家1名,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,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,黑龙江省节水科技项目首席专家1名。

实验室固定人员近几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、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113项。发表学术论文197篇(SCIEI收录103篇),荣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8项,出版学术专著4部,申请国家专利12项,注册软件著作权7项。

依托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,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培养人才优势、实验基地和仪器设备条件,坚持高标准育人,2017年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共计顺利毕业硕士研究生21名,博士研究生5名。2017年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共计在读硕士研究生116名,在读博士研究生15名。

   充分利用实验室研究平台以及黑龙江省和东北农业大学的优惠政策,在学院大力支持下,不断充实实验室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导师队伍,2017年实验室固定人员中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,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;将学院2017年从哥本哈根大学、吉林大学、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引入的5名博士吸收到实验室中,通过采优化学术队伍,提高学术研究水平,形成一批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。

 Copyright©(2013) 东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
地址:中国·哈尔滨·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电话:+86-451-55191502 传真:045155191502 邮编:150030 高校学院网站 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