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-  水利榜样  -  学生  -  正文

筑梦青春展风采 实干担当谱华章-东北农业大学 张书琦

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23日 21:32 点击数量:


【个人简介】

张书琦,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,汉族,中共预备党员。师承王一甲教授、王乃卉讲师。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、省科技创新奖、“五四”优秀共青团员、“优秀五好学生”荣誉;获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国家级二等奖、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、全国首届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国家级银奖,省级奖项10余项,已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;积极投身志愿服务,累计时长达66小时;多次带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完成4篇实践报告;在担任班长期间,积极辅导同学学习,分享学习心得,所在班级被评为“五四”优秀共青团支部;现智育、综评成绩均位于专业第一。

 

【个人事迹】

“知行合一,笃行致远;心系家国,不负韶华。”这不仅是张书琦的座右铭,更是他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,在追求卓越与服务社会道路上的真实写照。作为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,张书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责任与担当,他的每一步都彰显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发展的深切关怀。

深耕专业:以理论为根,以实践为翼

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求学之路上,张书琦始终秉持“学以致用”的理念,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。他在学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,不仅智育与综评均列专业榜首,更荣获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、“五四”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殊荣。张书琦深知,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,不仅要精通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,更要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视野。因此,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,并在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,展现了其在多领域交叉创新方面的非凡才能。

在科研领域,张书琦同样表现卓越。作为共同第一作者,他在SCI期刊上发表了关于“水肥一体化技术”的研究成果,并积极参与导师课题,探究“工管”在乡村振兴中的多方面作用。他说:“专业知识是解决问题的钥匙,而实践则是打开现实之门的工具。”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他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与践行。

创新实践:以问题为导向,以技术为桥梁

面对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,张书琦选择用工程管理的视角寻找解决方案。在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中,他带领团队围绕“农户对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意愿”开展调研,设计问卷、入户访谈、分析数据,最终发现技术推广中“认知差异”与“政策衔接不足”的关键痛点,累计调查近6000名农户,并形成4篇高质量实践报告。在全国首届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(国家级银奖)中,他以“厚土育丰年 水肥协奏曲”为主题,探索在数据驱动下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地逻辑。他说:“真正的创新,是让技术服务于人。”

勇担重任引领成长:以协作促进步,以榜样树标杆

在班级建设和社会实践中,张书琦发挥着榜样作用。担任班长期间,他发起“学习互助计划”,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帮助同学攻克学业难关,并无私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,有效提升了班级整体成绩。在团队合作中,他强调“凝聚共识、激发潜力”的重要性,成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,实现了从策划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管理。正如他所言:“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的支持。”

张书琦的故事,是一部关于梦想与奋斗、责任与担当的壮丽篇章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新时代青年不仅能追梦逐光,更能以实干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
 

【导师寄语】

在这段充满奋斗与成长的求学时光里,你以卓越的表现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。专业学习中,你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,屡获殊荣,将知识的 “根” 与实践的 “翼” 结合得恰到好处,无论是竞赛赛场上的佳绩,还是科研领域的 SCI 论文,都是你深耕不辍的见证。你心系农村发展,在“三下乡”实践、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中,用工程管理的思维为农村问题 “把脉开方”,以技术为桥,让创新真正服务于人,展现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在班级,你作为班长,发起互助计划,凝聚班级力量,用协作与分享助力同学们共同成长,成为当之无愧的榜样。希望你在未来的筑梦之路上,始终保持这份笃行致远的信念,让青春的风采在实干中愈发绚烂,用担当续写属于自己的壮丽华章,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奋勇前行,创造更多的辉煌!

 

张书琦照片